北朝石窟寺:响堂山石窟
\r\n
\r\n对响堂山期待许久,但关于响堂山石窟的照片看得并不多,所以一直是个比较片面的、零碎的、模糊的印象。只知道规模较大的北响堂目前也只存9洞,和莫高窟、云冈、龙门等石窟有一定差距,但依然有人称其为“第五大石窟”。它被开凿于临漳县鼓山腰处,这是太行山的余脉,呈南北走势,是北齐高氏往来于晋阳(太原)和邺城的必经之路。当年文宣帝高洋“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,遂开三石室,刻诸尊仪”。佛寺兴旺的景象如今被车轮滚滚的工业气息取代,在一路被集卡和油罐车包围的高速上小心疾驰,才得以凭吊这处北朝石窟寺巨作。

我们司机说他作为邯郸人也没来过这地方。阳春三月,换作别地的景区该是人头攒动的样子,但响堂山偌大的景区广场上空空荡荡,目之所及,包括我们三人在内的游客不超过10个。想要先去一旁的数字展示中心参观,可能就是因为游客太少,吃了闭门羹。于是老老实实往山上走去,但在山麓可以顺道看看常乐寺遗址。
\r\n
\r\n被叫作“遗址”,显然寺内已无地面建筑,山门是复建的,山门之外则是一座九级砖石宋塔。
\r\n这座塔建于北宋皇祐六年,没有过多雕饰,每层每面只有一些假门、假窗、小塔,檐下斗拱和莲瓣隔层交替。
\r\n

这座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进入山门后见到的一幕倒是让我驻足许久:荡然无存的寺院建筑、摇摇欲坠的立柱和石碑、长满杂草的台基,几尊无头佛像矗立于这片残垣之上,让人陡生悲凉。
\r\n
\r\n
\r\n

常乐寺建于东魏北齐时期,原名智力寺。宋末抗金时被焚毁,金代重修,门口的无头佛像皆是金代凿刻,建筑部分最后毁于上世纪40年代。后世的人们通过遗址内的各块石碑拼凑出常乐寺的千年往事。
\r\n
\r\n五味杂陈地逛了一圈,见到山门外的一条小径繁花盛开,心情才又明媚了起来。
\r\n然后在小卖部打听到走到石窟大约还需要爬个30分钟,为了节省体力,我们决定乘坐电瓶车,很快就来到了石窟所在的山腰。回头再看一眼常乐寺遗址,大致了解了其原本的格局,然联想到史料记载的“数百圣僧行道”以及北齐扶持佛法之不遗余力,我猜测常乐寺最早的规模应远胜于此。

上到石窟所在的山腰,按照洞窟编号一一参观。响堂山石窟在魏、齐之后的历朝历代皆有续凿,但其实随着隋朝迁都洛阳开始,龙门石窟得以复兴,邺城这片地区便不再是造像凿窟的重点了。
\r\n
\r\n
\r\n
\r\n
\r\n
\r\n
\r\n

响堂山石窟是小而精美的代表,是北齐石窟寺艺术的集中展示。其中最重要、最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就是大佛洞(第9窟)、释迦洞(第4窟)、刻经洞(第3窟)。
\r\n
\r\n刻经洞当时被拦了一部分,没仔细看洞内的北齐石刻书法。但好在洞窟不大,造像和雕刻一目了然。身躯、衣着、纹饰等各方面,都带有显著的北齐风格。这一阶段是北魏到唐朝的过渡时期,它逐渐脱离了北魏的秀骨清相,呈现鲜卑民族的敦厚刚健,身躯渐圆,为隋唐造像打下了基础。在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之下,石窟形制、造像、装饰等都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样式和新内容,形成了“北齐样式”或“响堂样式”。
\r\n
\r\n

北齐石窟的纹饰也是它的一大特色,走到释迦洞前,高大精美的外立面令人惊叹。看吧,这就是北齐石窟寺纹饰。门洞、莲座、背光、檐柱等细部布满了繁缛而极富变化的图案纹样,且配置得宜,密而不乱,产生了浓烈的装饰效果。
\r\n

门框上的莲花连珠忍冬纹是佛教石窟寺的常见装饰,但响堂山的华美程度,恐怕无出其右。

\r\n

美中不足的是因响堂山盗毁严重,现在洞窟内能看到的佛头基本都是后补上去的,与北齐佛像丰颐圆润、庄重祥和的风采相去甚远,我个人认为还不如不补,尚能留点想象空间。

\r\n

\r\n

释迦洞前的这尊菩萨是我在整个响堂山最喜欢的石刻造像,衣纹轻薄疏朗,紧贴身躯,是当时较为流行的“曹衣出水”。且姿态秀美,不像其他造像那样刻板僵直,似乎能在这尊造像上看到唐朝“三段屈曲式”的雏形。

大佛洞压轴登场。这是响堂山开凿最早、规模最大、装饰最华丽的洞窟。可以说,走进洞窟的那一刻,任何辞藻都无法形容眼前的景象,因为即使我看过莫高窟,看过龙门石窟,大佛洞的美依然超出了我的想象。
\r\n
\r\n窟室面阔进深皆约13米,顶高约12米,中心塔柱达6米之宽。这一眼别扭的佛头先暂且不论,单是这样巨大的体量,步入洞门的那一刻,你就会感到震骇。

\r\n

\r\n

同样精彩的还有满窟满壁的浮雕塔刹,缀以山花蕉叶及火焰宝珠,是为响堂山独一无二的纹饰。窟龛内造像同样为后世补雕。
\r\n

\r\n

\r\n
\r\n

响堂山石窟值得注意的还有佛像背光,大佛洞的背光从内到外分别是同心圆、莲花卷草纹、火焰纹,并雕有七条游龙,是现存北朝背光装饰中登峰造极之作。

\r\n

进入洞窟后那种无法言说的感动,是释迦牟尼像后饰有忍冬、火焰、游龙的背光,是四周石壁上响堂山独有的宝相花浮雕,是中心塔柱顶端某一洞穴曾作为高欢墓室的猜测……这些元素勾勒出了一个王朝最极致的工艺水平,风格之独特是这之前以及之后的朝代都不曾出现过的。
\r\n
\r\n","newid":"49059","publishTime":"2023-09-01 15:09","source":"气象在线","thumbnail":"https://image.weatherol.com/news/common/202309/thumbnail_20230901030857563.jpeg","title":"邯郸——邺下风华","type":"136"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