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"content":"
行走在5月的海南,椰影婆娑,海风拂面。享受椰风海韵时若不做好防晒,定会被当头烈日晒得“面红耳赤”。
\r\n
\r\n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“立夏”的到来预示着春夏季节的转换。
\r\n
\r\n然而,“立夏”却并不意味着“入夏”。有些地方“立夏”时未“入夏”,又或者“立夏”时早已“入夏”。
\r\n 
\r\n\r\n
\"\"
\r\n\r\n

\r\n地处热带北缘的海南,多属于后者。
\r\n
\r\n据海南省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、首席预报员吴胜安介绍,气象学上有严格的四季划分标准,以候平均温度稳定升到22℃以上时作为夏季开始,至候平均温度22℃以下时为夏季结束。
\r\n
\r\n也就是说,候平均温度升至22℃以上且短时间内不再降至22℃以下,才能称为入夏。而一旦入夏后,候平均温度再降至22℃以下就是秋季了。
\r\n
\r\n吴胜安对今年海口的入夏时间作了分析:“今年3月中旬以来,虽然有多次冷空气过程,但强度总体偏弱,候平均气温均高于22℃。
\r\n
\r\n从当前大气环流形势来看,4月下旬后的冷空气过程难以使候平均气温降到22℃以下。因此,今年的入夏时间可回溯到3月中旬,即3月11日。”
\r\n
\r\n如此令人惊讶的“入夏”时间,比“立夏”早了近2个月,而这在海口却并不极端。
\r\n
\r\n\"\"\r\n 
\r\n根据海南省气候中心提供的历史资料统计,自1961年至2020年,最早入夏的年份是1973年,于2月16日入夏;最晚入夏的年份是1968年和1996年,于4月26日入夏。其余大部分年份的入夏时间在3月11日至4月16日之间。
\r\n
\r\n吴胜安介绍,4月份以前常有冷空气南下影响海南省,导致气温快速下降,而冷空气过后,气温则会迅速回升。
\r\n
\r\n典型的年份如2009年,在2月第3候时海口平均气温已超过22℃,并维持到3月的第1候,而后又反复受冷空气影响,两次出现候平均气温低于22℃的情况,直至4月11日才真正入夏。
\r\n
\r\n在海南,不仅“入夏”早,高温天气也常早早出现。往年从4月中下旬起,海南岛西北部地区高温预警信号就开始频繁发布,今年早在3月22日,海南省气象局已发布首个高温四级预警。
\r\n
\r\n“立夏”时节早“入夏”,“立秋”节气未“入秋”。吴胜安介绍,按往年的监测情况,海南要等到11月后才能真正意义上入秋。
\r\n
\r\n虽说海南夏天漫长酷热,但每当热浪难忍时,常会有一场雷阵雨或热带气旋给大地降温,古人曰:“四时皆是夏,一雨便是秋。”加上海南岛地理位置特殊,四周环海,在海陆风对流作用的影响下,海南的夏天热而不闷,早晚甚是凉爽惬意。
\r\n 
\r\n","newid":"45127","publishTime":"2023-05-09 16:38","source":"中国气象报社","thumbnail":"https://image.weatherol.com/news/202305/thumbnail_20230509043836982.jpg","title":"海南今年3月已入夏 最早纪录2月就入夏","type":"8"}